如何選擇癌痛止痛藥
選擇癌痛止痛藥有講究,用藥次數、藥量,以及用藥的種類都有所規范,才會盡量避免用藥所帶來的副作用,并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癌癥作用。就像那位70歲食管癌并發雙鎖骨淋巴結轉移的患者,以12小時內30毫克奧施康定為主,結合鹽酸嗎啡片給藥的止痛方案,極大地改善了疼痛癥狀,為放化療的繼續堅持奠定了心理基礎。
癌痛止痛藥也分級別
治療癌痛藥物有三大類,分別是非面體類抗炎鎮痛藥物、阿片類鎮痛藥,以及輔助鎮痛藥、鎮靜藥和營養神經藥。
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,即一般鎮痛藥,生活中常用的止痛藥,如布洛芬、消炎痛、阿司匹林、芬洛芬、炎痛喜康、水楊酸鎂、托美丁、保泰松等。
阿片類鎮痛藥有一定的成癮性,日常所見的嗎啡、美沙酮、可待因、氫嗎啡酮、杜冷丁、雙氫可待因、羥考酮、芬太尼等皆是這一類。
輔助鎮痛藥、鎮靜藥和營養神經藥,主要包括抗驚厥、抗抑郁、抗焦慮,以及皮質類固醇等藥物,如安定、阿米替林等。
三階梯級止痛法
三階梯級止痛法是指按照疼痛程度、 給藥方式等由輕到重止痛。
輕度疼痛,首選藥物為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,以阿司匹林為代表。 如果止痛效果不理想,可用一級藥物聯合阿片類藥物中副作用小的弱阿片類藥物,共同鎮痛。
如疼痛加劇至中度疼痛,首選非阿片類藥物加上弱阿片類藥物。
重度疼痛,則選用強阿片類藥,并可同時加用非阿片類藥物,以及鎮痛輔助藥物。
鎮痛藥宜從口服開始
在服藥方式上,首先考慮口服給藥,口服→透皮貼劑、直腸栓劑→皮下輸注(包括靜脈注射和輸液泵)。
很多患者及家人會擔心,口服或者透皮貼劑等無創止痛方式是否真的管用,研究證明,透皮貼應對慢性重度疼痛是非常有效的,所以不要擔心。
止痛用藥量直從低到高
癌痛止疼藥物服用無理想標準用藥劑量,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疼痛程度,計算用藥劑量,并根據用藥后患者疼痛評估,調整劑量。但通常醫生給藥都會從小劑量開始,逐步增加至理想緩解疼痛及無明顯不良反應的劑量為止。
需要注意的是,患者不要私自修改服藥劑量,一定要謹遵醫囑。
按時用藥
每種藥物、藥量的效用持續時間基本是恒定的,醫生給藥也是經過計算的,下次給藥劑量應在前一次藥效消失之前給予,這樣可以保持疼痛連續緩解。有些患者因突發劇痛,可按需給藥,且不可自行大量使用藥物,或者疼痛緩解時便不用藥物,待疼痛再次出現再用藥物,按照應有的時間間隔用藥,有助于身體對疼痛緩解認識,從根本上緩解疼痛。
鎮痛藥什么時候該停
癌痛是因為腫瘤發展,壓迫周圍組織器官、神經等原因出現的,鎮痛藥物的使用是為了改善患者情緒,接受持續的治療,而且隨著治療的深入,癌痛也會慢慢緩解,直到不再疼痛,就可以停用鎮痛藥物了。
不過,對于晚期無治療辦法的患者,鎮痛藥物可能會一直伴隨,但只要緩解了患者疼痛就好。